推广 热搜:

2019年上海初三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水平测试考试试题

   日期:2025-04-10     来源:www.huisilai.com    浏览:342    
文章简介:沪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水平测试考试试题 1、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 1.关于物理量的估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中生平常上楼的功率约为1000W             ...

沪科版初三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水平测试考试试题

1、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

1.关于物理量的估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中生平常上楼的功率约为1000W                     B. 合适人游泳的水温约为70℃
C. 一个鸡蛋的水平约为50g                                     D. 考试用的中性笔长约15dm

2.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 ;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方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 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 则温水的实质温度应为

A.           B.          C.          D.

3.2017年4月十日连云港上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据气象专家剖析可能是喷气飞机在 “ 作画 ” 。在晴朗无风的早晨,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是什么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液化            C.蒸发           D.汽化

4.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剖析错误的是(   )            

A. 阳光照射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量后形成雨
C. 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 高山积雪熔化成水,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5.下列现象中,因为汽化导致的是(   )            

A.冬季,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           B.冬季,水蒸气在玻璃上形成花纹
C.夏季,加入饮料中的冰块会变小         D.夏季,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

6.马上告别母校的你,觉得校园日常的物理量最适当的是(   )            

A. 夏季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5℃                                B. 书桌上的中性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10s
C. 书桌的高度约为80cm                                         D. 教室内每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0W

7.小明同学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节目时,容易见到运动员关节扭伤后,医护职员立刻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物.那是什么呢?小明到医院做了一个调查,原来是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可让运动员的皮肤飞速冷却,达到麻醉用途,在一段时间内无疼痛感,这是因为氯乙烷(  )            

A. 液化放热                           B. 汽化吸热                           C. 凝固放热                           D. 熔化吸热

8.下面几组物态变化过程,都是放出热量的是            

A. 熔化、汽化、升华         B. 凝固、液化、凝华         C. 熔化、液化、凝华         D. 凝固、汽化、升华

9.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方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 l 标准大方压下,酒精沸点是 78℃,水沸点是 100℃,煤油沸点是 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 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10.如图甲是体温计,此时读数是________℃.图乙另一支温度计此时读数是________℃.

 

 

11.在北方的冬季,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的冷却剂,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备()            

A. 较低的沸点               B. 较高的熔点               C. 较低的凝固点               D. 较好的冷却成效

12.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不吸收热量的是()            

A. 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B. 夏季输水管外壁出现小水珠
C. 冰雹在地面上渐渐消失                                       D. 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渐渐变小

13.烧水时,水壶嘴出现很多的“白气”,此“白气”是(   )            

A. 水蒸气                    B. 小水珠                    C. 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 水液化成的小水珠

14.依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与实质状况相符的是()

A. 今天考场内的温度为40℃            B. 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5m/s
C. 一名初中生的水平为500g             D. 电视机的功率约为1000W

15.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温度计是依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 在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离不开被测物体读数
C. 该温度计的量程是0~100℃
D. 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6.9℃

16.下列关于日常容易见到热现象的讲解正确的是(   )            

A. 高压锅内水的沸点比一标准大方压下水的沸点高,缘由是充气压力越高,沸点越高
B. 夏季,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风可以减少室内的温度
C. 大家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 初冬,路面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17.甲、乙两只标准水银温度计,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些,但温度计的内管直径相同,当周围温度改变时(   )            

A. 甲水银柱长度变化比乙大,因此甲的读数比乙大           

B. 甲水银柱长度变化比乙大,因此甲的读数比乙小
C. 甲水银柱长度变化比乙大,但甲、乙读数相同           

D. 甲、乙水柱柱变化相同,读数也相同

18.日常常见的“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常识剖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的止沸
C.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的止沸
D. 扬汤止沸能彻底的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2、填空题(共12题;共32分)

19.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0.2018年1月4日我市遭遇了数年来不多见的降雪天气,大地上银装素裹,分外漂亮。小朋友们开心地堆起了雪人。寒冷的室外雪人不见化成水,但雪人却不断地变小,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    

21.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不少“白粉”,这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字)现象.    

22.请读出如图中甲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乙温度计示数是________ .

23.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如图所示,露珠的形成是________现象,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中午露珠不见了是________现象.

24.冬季有人用干鞋器来烘干鞋子,下图两种不一样的烘干方法,这两种方法哪一种能更快烘干鞋子________(填“甲”或“乙”),并写出你的原因:________.

 

25.如图为国内运载火箭上“箭载摄像机”拍得火箭上升时的一幅图片.摄像机镜头等于一个凸透镜,像成在感光元件上.物体经该镜头成的像是________ 的.摄像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镜头用抗高温的石英材料制成,这是由于石英的________ 较高;若镜头的水平为m、比热容为c,火箭发射前镜头的温度为t,镜头吸收热量Q后的温度为________ .

26.某同学对冰加热,他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DE段表明水面上方的充气压力________标准大方压(选填“>”“<”和“=”);物质在CD段处于________状况;物质在BC段状况为________.  

 

27.一支没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是________℃,煤油柱的长度约为8cm,插入一标准大方压下的沸水中时,温度是________℃,煤油柱的长度为33cm,当把该温度计插入某种液体中时,煤油柱的长度为28cm,则此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    

28.水平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min,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甲在4~5min内处于________态,甲的内能________.甲________,乙________;(选填“是晶体”、“是非晶体”或“没办法判断”)若在0~3min内甲、乙为固态,则C甲:C乙=________.  

 

29.水跟大家的生活息息有关.一般情况下,水在结冰时温度为________℃;水在沸腾时温度将________(选填:升高、减少或不变);水汽化时需要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30.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况下的物理模型,乙图的物质处于 ________状况,物质由图丙状况直接变成甲图状况的过程叫做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字).物质由甲图状况变成乙图状况需要 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3分)

31.以下是小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小华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将来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1)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________图所描述一样(选填“甲”或“乙”)。

(2)因为小华记录数据失误,第10min的温度为________℃。    

(3)由实验数据可知,当时的大方压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方压。    

32.在“察看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明同学开始记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有关记录数据如下:

(1)依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剖析,假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状况下,第9min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沸点是________℃。    

(2)请依据记录的数据在下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_

(3)如上图所示,因为操作错误,他察看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大于100℃,他的错误是________。    

(4)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期间过长,导致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可能是什么?(至少写两点)________    

(5)另两位同学依据各自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A同学的图线,虚线表示B同学的图线,两同学的图线水平部分重合,整个过程中两同学的操作都规范准确。依据图中的剖析图线:两同学开始加热时,水的初温是________℃;从开始加热直到水达到沸点,两个同学实验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或“没办法判断”).导致两同学图线差异是什么原因:大概是加热条件一模一样的状况下,A同学用来被加热的水的水平比B同学的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3.小宇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依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

(1)在用温度计前,应该先察看它的量程、零刻线,再认清它的________。在实验时,有下列温度计可供选择:
A.体温计
B.水银温度计(量程为﹣10℃~110℃)
C.家用寒暑表(量程为﹣20℃~60℃)
D.酒精温度计(量程为﹣80℃~50℃)
依据这个实验的需要,应使用哪支温度计?答:________.    

(2)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    

(3)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4)图乙中____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__min.    

(5)依据图乙是否了解当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宇进一步察看到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状况。    

4、综合题(共2题;共5分)

34.2009年春,国内北方区域发生紧急旱灾.    

(1)人工降雨是缓解旱情的要紧方法,干冰等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撒在云层上的干冰________(填物态变化)时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飞速凝结成水滴形成降雨.    

(2)面对旱情,大家更要节省用水.写出一种生产、日常容易见到的节水办法:________.    

35.

请你读出题图中三种测量工具的测量值,写在对应的空格处.  

 

(1)(a)图中的物体长度是________ cm    

(2)(b)图中的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3)(c)图中的电能表的示数是________ kW•h.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